每年的9月23日前后,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,進入“秋分”節(jié)氣。“秋分”與“春分”一樣,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(jié)氣。按《春秋繁露·陰陽出入上下篇》云:“秋分者,陰陽相伴也,故晝夜均而寒暑平。”
“秋分”的意思有二:
一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,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,平分了秋季。
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,各12小時。此日同“春分”日一樣,“秋分”日,陽光幾乎直射赤道,此日后,陽光直射位置南移,北半球晝短夜長。
秋分習俗一:豎蛋
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,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“豎蛋”試驗:選擇一個光滑勻稱、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,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。
早在4000年前,中國就有了秋分立蛋的傳統(tǒng),當時是為了慶祝秋天來臨。豎蛋活動寄寓了人們對生命、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。
在古老的傳說中,秋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。據天文專家介紹,秋分這一天是時間的平衡,是白天和夜晚的平衡,蛋站立的穩(wěn)定性最好。
+豎蛋技巧
1、豎蛋手法
蛋要用大頭向下,小頭向上的姿態(tài)來豎。最關鍵的是,手放下蛋時,扶著蛋時一定要穩(wěn)!
2、選雞蛋
首先,必須要選生雞蛋。
其次,要選“出生”四五天之后的新鮮雞蛋。
最重要一點,一定要選一個一頭略尖,另一頭圓的雞蛋,類似于不倒翁的雞蛋。
3、豎蛋前搖晃晃動雞蛋
使勁搖晃雞蛋可以使雞蛋內部的介質密度均勻,更容易找到雞蛋的重心!
秋分習俗二:秋祭月
秋分曾是傳統(tǒng)的“祭月節(jié)”。如古有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之說?,F在的中秋節(jié)則是由傳統(tǒng)的“祭月節(jié)”而來。
秋分習俗三:吃秋菜
“秋菜”是一種野莧菜,鄉(xiāng)人稱之為“秋碧蒿”。逢秋分那天,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。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“滾湯”,名曰“秋湯”。
野莧菜含有多種營養(yǎng)成分,可以提高人體抗癌作用。
秋分習俗四:粘雀子嘴
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,每家都要吃湯圓,而且還要把煮好的十多個或二三十個湯圓,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,名曰粘雀子嘴,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。
希望用湯圓將麻雀的嘴粘住當然只是農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,不過這其中也說明了一個道理,那就是湯圓的黏性比較大,不易消化,不宜多食。
衛(wèi)鷹提醒:疫情還未結束,防疫不能放松。公共衛(wèi)生場所建議安裝商用智能馬桶蓋。
衛(wèi)鷹商用智能馬桶蓋支持自動更換馬桶座圈薄膜,一人一墊,杜絕交叉感染,讓用戶如廁更安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