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本人心中,廁所并非藏污納垢的地方,相反,它是一個“神圣”的地方。這源于他們獨特的廁所文化。那么,廁所到底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呢?從一首歌中,我們或許可以得知!
日本之歌《廁所女神》曾登上日本春節(jié)聯(lián)歡晚會,歌詞內容:每間廁所里都住著一位美麗的女神,如果每天將廁所打掃干凈,長大后就能成為像廁神一樣漂亮的女人。接下來就隨衛(wèi)鷹衛(wèi)生卷套小編一起看看吧!
今天,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神奇的國度,他們的廁所文化到底有多強!
“指尖上”的廁所
坐式馬桶是日本現(xiàn)代廣泛使用的廁所形式。根據(jù)日本內閣府今年3月公布的調查報告,智能馬桶蓋在日本家庭的普及率約80%,在公共場所也有很高的普及率。
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普及到現(xiàn)在,智能馬桶蓋已進化至所有功能全在“指尖上”的階段。只要手指輕碰一個按鈕,坐便器就會提供各種個性化服務,例如噴水洗凈、洗凈后暖風烘干、自動除臭抗菌等,在寒冷的冬天還可為馬桶圈加溫。
日本的坐式馬桶不僅智能清潔,而且節(jié)能節(jié)水,可減少對衛(wèi)生紙的使用。有的馬桶水箱蓋還設計成一個小洗手池,洗過手的水可存入水箱,循環(huán)再利用。
日本的所有公廁都配有衛(wèi)生紙,每個隔間都有兩卷以上備用,防止出現(xiàn)沒紙的尷尬。日本人認為丟棄在紙簍里的廁紙會讓廁所環(huán)境變得更差、更容易滋生細菌,所以日本馬桶的沖水力比較大,廁紙的溶水性也比較好。
小拓展:
家庭和公共場所安裝的智能馬桶蓋是有區(qū)分的。家用智能馬桶蓋偏享受型,更多的是個性化功能。而公共場所的馬桶蓋有自己的專稱---商用智能馬桶蓋,主要功能是為了杜絕交叉感染,目的是為了保持衛(wèi)生潔凈度。
國內商用智能馬桶蓋并不輸日本,比如衛(wèi)鷹,就是15年的好口碑老品牌了。衛(wèi)鷹衛(wèi)潔墊(商用智能馬桶蓋或自動換套馬桶蓋),支持自動更換馬桶座圈薄膜,一人一墊,可杜絕交叉感染。
“會說話”的廁所
日本的廁所“會說話”,這是因為大部分廁所內都有“音姬”——一種可以模擬沖水聲的電子裝置,為掩蓋如廁時的尷尬而設計。
如廁時,人們只需按下這個有音樂符號的按鈕,坐便器就會發(fā)出沖水的聲音,有時還會是一段美妙的樂曲。這個設計最初針對女性,現(xiàn)在“音姬”幾乎覆蓋所有公共廁所。
日本的公廁對女性還有諸多貼心設計。例如,公廁內大多有可折疊的嬰兒座椅、換衣臺和尿布更換臺,一般都配有獨立化妝間,與洗手臺分開,女性可以在里面休息、化妝,有的廁所還備有化妝水等。所以廁所在日本被稱為“化妝室”,不僅僅為了“方便”,還兼有休憩化妝的功能。
“緊急呼救”廁所
日本的公共場所大都設有多功能廁所,專為行動不便的老人、推嬰兒車的人、殘疾人和病人使用。這種廁所有寬敞的推拉門,會設置無障礙扶手,扶手的高度、距離都經科學計算而設計,方便使用者起身。
面對可能在廁所出現(xiàn)的突發(fā)狀況,尤其是對于體弱多病的老年人,有些廁所會在馬桶旁設置緊急呼救按鈕,便于隨時求助。
在日本街頭、公園及車站等處都設有公廁,為了便于外來者查找,這些公廁都被明顯地標注在地圖和街區(qū)導示圖上。
在日本許多地方,廁所的設計會充分考慮與街區(qū)景觀、當?shù)匚幕瘋鹘y(tǒng)的匹配度,其建筑風格大都會與周邊建筑保持高度一致。
看完衛(wèi)鷹衛(wèi)生卷套小編的介紹,相信大家對日本的“廁所文化”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。那么,你喜歡日本這種廁所文化嗎?不妨評論區(qū)留言討論一下!